您好,欢迎访问广东菜咚咚供应链管理有限公司官方网站!

服务热线

185-665-78999

新闻资讯

CASES
服务热线

185-665-78999

共书“三农”答卷:全国两会涉农建议提案办理工作回顾

分类:公司新闻 发布时间:2025/6/9 浏览量:2

  春风吹拂,全国两会即将盛大启幕,数千名代表委员奔赴这场春日之约,众多建议提案也将在此交流碰撞。这场全国性的盛会与百姓生活紧密相连,回顾涉农建议提案的承办工作,既是对“三农”工作成果的检验,也是在查找发展中的不足并加以改进。

  国家的顶层规划,在一份份建议提案中逐渐清晰。高标准农田该如何建设?种粮农民的收益怎样保障?代表委员们切实可行的好建议,往往能推动更多惠农强农政策的出台。

  基层的实际情况,在一份份建议提案中得以呈现。脱贫地区、欠发达地区怎样开展帮扶工作?农民增收的途径如何拓宽?这些不仅是代表委员们心中的牵挂,自去年全国两会结束以来,为农民出实招、解难题,也一直是农业农村部承办建议提案工作的核心。

  时光回溯到2024年,农业农村部共承办建议提案1686件,其中人大建议1115件、政协提案571件,所有建议提案均按时办结。部分建议提案的办理直接促使相关政策措施出台,解决了一批群众迫切关心的问题,让我们真切感受到“三农”发展的强劲动力,也让我们对这场春天的盛会满怀期待。

  压实责任明重点,强化沟通办建议

  解决好吃饭问题,始终是国家治理的首要任务。在2024年的涉农建议提案中,“粮食安全”“端牢饭碗”依然是代表委员们热议的高频词汇。“提升高标准农田建设质量,夯实国家粮食安全根基”是去年全国人大常委会确定的重点督办建议,由农业农村部牵头承办。

  书面的建议提案,凝聚着地方对发展的热切期望。高标准农田建设在各地的推进情况存在差异,地貌因素是其中一个重要原因。与平原地区相比,丘陵地区建设高标准农田成本更高、难度更大,影响了建设效果。辽宁省大连市就是山地丘陵较多的典型地区,去年辽宁代表团围绕因地制宜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提出了建议。

  直面难点、抓住关键,得益于农业农村部对承办工作建立的完善制度。去年全国两会结束后,农业农村部对承办案件实行台账式管理,承办司局针对主办件制定“一件一策”方案,确保能够全面掌握情况、明确工作重点、有序开展工作。全国人大代表、辽宁省大连市普兰店区杨树房街道战家村党总支书记张德斌清楚地记得,去年全国两会结束后不到10天,他就接到了承办人员的电话。

  收集建议、分类整理,离不开各部门的协同配合,承办司局为此付出了大量努力进行统筹协调。这让张德斌印象深刻,他向记者感叹建议提案办理落实的高效:“工作推进迅速,地方各部门很快就认领了各自的任务!”正是通过一次次电话沟通、一次次积极回应以及一桩一件的协调配合,承办工作得以有序有效推进,最终实现“办好一件、解决一片”的效果。

  农业企业品牌建设和保护是代表委员们高度关注的话题,也是去年农业农村部承办工作的重要内容之一。2023年,全国政协委员、中国拍卖行业协会副会长、陕西天龙国际拍卖有限公司董事长祁志峰发起了陕西供港澳果菜项目,填补了陕西向港澳供应果菜的空白,也让他对农产品市场有了更全面的认识。“目前农产品质量参差不齐,农业企业品牌建设和保护刻不容缓。”祁志峰表示。从那时起,祁志峰连续两年在全国两会上就该问题提出提案,均得到承办部门的高度重视。“我多次与农业农村部市场与信息化司沟通、商讨,他们给了我很多工作上的启发。”祁志峰告诉记者。

  建议提案的落地实施并非一蹴而就,是代表委员、承办人员和广大“三农”工作者长期努力的结果。制度化、规范化地做好沟通工作只是开端,要让建议提案与乡村实际紧密结合,还需要各方主体深入基层走访调研,面对面进行协商交流,发现共性问题,总结发展规律,最终推动工作成果全面开花。

  走访调研摸实情,同题共答厘经验

  2月25日,为京津冀地区200多名干部群众线上讲解春季蔬菜病虫害防控知识;2月27日,前往四川省绵阳市,指导当地开展莴笋种植的绿色防控工作……全国两会前夕,全国政协委员、中国农业科学院蔬菜花卉研究所研究员李宝聚正忙着为各地的春管春耕工作提供技术支持。

  李宝聚是农民熟知的“蔬菜卫士”,他长期扎根田间,与农作物为伴。去年全国两会,他提交了加快盐碱地、戈壁发展设施农业和有序开展粮经轮作两件提案。会后,李宝聚受农业农村部种植业管理司邀请,前往山东、甘肃、新疆、西藏等地进行走访调研。“每个地方的情况都不一样,我们一边发现问题,一边及时讨论。”李宝聚介绍,“例如,在调研中我们发现,很多设施蔬菜大棚面积不足2亩,不仅容易引发病虫害,还不利于农机作业,后续制定政策和技术标准时会考虑这些情况。”

  粮食主产区是我国粮食生产的核心区域,也是承办人员去年走访调研的重点地区。去年,许多代表委员就建立粮食产销区省际横向利益补偿机制提出建议提案,农业农村部多次派人前往包括安徽省在内的粮食主产区了解情况。针对安徽省产粮大县“粮财倒挂”问题,承办人员通过多种渠道了解产区和销区的意见诉求,听取专家学者的建议,推动了相关工作的开展。“一定要想办法保障粮农的收益,比如为农民种粮上保险就是个好办法。”全国人大代表、安徽省宿州市埇桥区蕲县镇忠陈村党总支书记刘惠贞向记者感慨道。

  去年,许多代表委员提出要持续加大对产粮大县的差异化支持。安徽省秸秆资源丰富,肉牛产业基础良好,了解情况后,农业农村部采取针对性措施,支持安徽发展秸秆养畜等产业。这种变化不仅发生在安徽,去年农业农村部对安徽等粮食产量超过4000万吨的省份提高了政策扶持力度,各增加一个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和优势特色产业集群基础性指标,彰显了落实建议提案的责任感和执行力。

  对于重点难点问题进行深入研讨,专题座谈会发挥着重要作用。2024年7月,祁志峰参加了农业农村部主持召开的专题座谈会,与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等多部门单位负责同志、黑龙江和山东等地方工作人员、相关行业代表以及专家等,共同深入探讨农业企业品牌建设与保护工作。

  “行业内的专家学者和一线工作者聚在一起讨论非常有意义,我们交流了各自的看法,对农产品标准体系建设、全产业链标准化、农产品质量追溯等多个议题进行了深入探讨。”祁志峰介绍,去年他将从专题座谈会中获得的宝贵经验应用到自己的工作项目中,取得了显著成效。目前,他发起的陕西供港澳果菜项目平均每月向粤港澳大湾区供应果菜量达1000多吨,带动陕西省10多个县市3万多名农民群众增收。

  一枝一叶总关情,农民关切是为先

  曾经,山西省运城市盐湖区三路里镇沟东村贫困落后,村民人均年收入不足千元;如今,沟东村米槐满山,村民人均年收入接近3万元。沟东村的巨大变化是我国脱贫攻坚成就的一个缩影,全国人大代表、山西省运城市盐湖区三路里镇沟东村党支部书记雷茂端,是带领村子脱贫的关键人物。过去的贫困经历让他刻骨铭心,多年来,他一直为防返贫工作操心尽力。

  今年是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5年过渡期的最后一年,帮助脱贫地区发展帮扶产业,是当前及今后一段时间的工作重点。去年在承办工作中,农业农村部积极研究借鉴代表提出的相关建议提案,对6省区17个脱贫县进行实地调研后,制定印发了《关于落实“四个一批”要求 扎实推进帮扶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等一系列政策性文件,将代表提到的找准产业发展特色、延长产业链条、发展乡村旅游和康养产业等建议,全部纳入文件进行安排部署。

  顶层设计的调整回应了农民群众的关切。“目前基层对防返贫工作非常重视,但偏远山区仍有部分家庭存在返贫风险,需要帮扶产业的支持。”雷茂端认为,脱贫群众在哪里,帮扶产业就应该跟进到哪里。对于雷茂端提出的建议,农业农村部始终保持密切沟通并给予支持,这更加坚定了他履行职责的信心。今年全国两会即将召开,他深情地表示:“我是农民的代表,我会继续为农民发声。”

  发展壮大乡村特色产业,是农民增收致富的关键,而这离不开人才的支撑。全国政协委员、山西省长治市壶关县刘寨村党支部书记程玉珍认为,随着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农村人口逐渐减少,能够发展特色产业的人才更是稀缺。

  去年两会,程玉珍联合12名委员共同提交了《关于大力培育现代农民,促进返乡农民创业》的提案。对此,农业农村部在答复中详细介绍了乡村产业振兴带头人培育“头雁”项目、农村实用人才培训等经验做法,以及支持返乡入乡创业的一系列文件,并表示下一步将继续加强农民教育培训,引导一批懂农村、善经营、会管理的专业人才或团队返乡入乡创业就业,通过多种措施推进乡村人才建设。“去年在山西省长治市各县区走访调研时,我发现高素质农民培训越来越普及,形式也更加多样、更具针对性,深受农民朋友欢迎。”程玉珍说。